
IATF 16949: 2016 体系要求:8.5.6.1.1 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 (以下内容为条款原文摘录)
组织应识别过程控制手段,包括检验、测量、试验和防错装置,形成文件化的清单并予以保持,清单包含主要过程控制和经批准的备用或替代方法。
组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对替代控制方法的使用进行管理。组织应基于风险分析(例如FMEA)和严重程度,在本过程中包含要在生产中实施替代控制方法之前获得的内部批准。
在发运采用替代方法检验或试验的产品之前,如有要求,组织应获得顾客批准。组织应保持一份控制计划中提及的经批准替代过程控制方法的清单并定期评审。
每个替代过程控制方法应有标准的工作指导书。组织应至少每日评审替代过程控制手段的运行,以验证标准作业的实施,旨在尽早返回到控制
a) 以质量为关注的每日审核(如:分层过程审核,如适用);
b) 每日领导会议。
基于严重程度,并在确认防错装置或过程的所有特征均得以有效恢复的基础上,在规定时期内对重新启动验证形成文件。
在使用替代过程控制装置或过程期间,组织应实现生产的所有产品的可追溯性(如:验证并保留每个班次首件和末件)。
适用对象:
用于过程控制的所有防错装置(必须包含),检验、测量和试验装置(建议包含);
临时替代/偏差管理:
当识别的对象不能正常工作时,必须继续生产以保证可持续性交付的处置预案,
使用预先设定的临时替代预案继续生产,
如:使用其他的制造方法、增加额外的100%检验等;
建立基于风险分析和严重程度的可实施性评估标准:
满足安全和法律法规要求;
对顾客的质量风险,包括内部、客户和最终用户;
对FMEA严重度评价为8、9、10的项目,不建议实施bypass,建议优先考虑其他的有效手段;
对顾客的交付风险,包括内部、客户和最终用户;
其他定义的标准,如技术难度、成本等;
评估并给出结果,确定并得到批准:
对所有用于过程控制的防错装置(必须包含),检验、测量和试验装置(建议包含)进行评估,并给出具体评估结果:
是否有必要建立Bypass并在需要时实施;
内部批准(含实施Bypass方案和/或避免实施Bypass的方案);
客户批准(如要实施Bypass,必须);
定期再评审(如年度Review);
对确定需要Bypass的装置建立完整的临时替代控制预案:
建立Bypass控制预案并获得内部批准;
Bypass预案必须需获得顾客批准;
Bypass预案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
PFMEA中对临时替代/偏差管理过程进行完整的风险分析;
对应的控制计划;
对应的标准化操作文件;
对应的场地规划、工装准备、人员培训、记录表单等;
实施过程中的评审/监控要求,如每班分层审核、小组每日评审、快反会议跟踪等;
其他实施临时替代/偏差管理时需要的软/硬件设施;
预案实施前的内部批准要求(启动批准,如需);
临时替代/偏差管理解除,正常工序重启时的验证要求;
临时替代/偏差管理的实施:
得到内部的实施批准(如需)并通知客户(必须);
按批准的预案开始实施,清晰有效的断点;
按设定的评审/监控要求进行监控,包括:
每班分层审核(BIQS-10 质量关注点)、小组每日评审(参考验证岗位)、快速响应会议跟踪等;
保留完整的质量记录;
对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可追溯性标识和记录;
临时替代/偏差管理解除,正常工序重启:
按照规定的验证要求对重启工序进行验证,如:
对于连续缺陷重启时要至少连续确认5件;
对间歇性缺陷在一定时间内进行100%验证检查 [BIQS-13 质量门(验证岗位)];
验证合格,恢复正常生产;
保留完整的验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