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QS-23 Feedback / Feed forward 前馈

原创 连俊  2018-06-14 23:53:27  阅读 1044 次 评论 0 条

前馈/后馈:

发现问题后快速的将相关信息传递到前面/后面的相关制造/检验工位,避免/减少问题的继续流入和/或防止问题流出;

问题来源:

  • 质量门 - 检验工位、终检、CARE、验证岗位(包括GP12);  BIQS-13

  • 现场报警问题;  BIQS-15 暗灯系统,BIQS-16 报警&升级

  • 来源于分供方、客户、外部(如同行业)、内部(包含各子公司、合作伙伴等)的报警或预警问题;

  • 其他;

前馈&后馈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个行动重要步骤!

前馈/后馈:

  • 以质量警示的方式将信息传递到问题发生和流出工位是最常见的应用形式。

  • 质量警示也可以作为临时作业要求,持续到问题被解决并验证关闭;

  • 确保了不同生产班次、不同班组、不同生产区域间的信息传递;

应用场景:

  • 在验证岗位(包括终检、CARE或GP12)和制造班组长及制造团队间快速进行质量异常信息传递;

  • 对后工序发现的质量问题,以质量警示的方式反馈到制造工位和关联的有效检验工位;

  • 对质量预警问题,以质量警示的方式反馈到制造工位和关联的有效检验工位;

建立质量警示表单:

  • 问题描述:时间、发生/发现地点、数量、问题详细说明、发生次数等;

    • 附上能有效识别的缺陷和合格状态的对比照片(或实物);

  • 对应的控制方法:发生工位&后工位(如需),短期措施和长期措施(如有);

    • 可附加更详细的标准化操作指导文件(如需)

  • 断点信息和断点标识(如需);

  • 预计的期限(或有效期);

前馈后馈信息的管理: (如质量警示单)

  • 前馈/后馈的信息应放置在对应工位的醒目位置;

  • 对前馈/后馈信息的有效培训是保证被有效应用的基础;

  • 前馈/后馈信息是问题解决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如短期遏制、长短期措施有效性验证等;

  • 基于问题解决的进程和验证结果,需要及时评估并更新对应的前馈/后馈信息;

    • 如更新控制措施;

  • 需要有效的管控前馈/后馈的信息发布和关闭,如:

    • 发布时间、数量、涉及地点、相关管理责任人;

    • 执行时间跨度(按有效期管理);

    • 关闭后及时的文件回收;

前馈后馈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短期行动,对于需要长期关注的要求,应转化到对应的过程控制文件中如 PFMEA、过程控制计划、标准化操作


本文地址:https://www.biqs.cn/library/post/7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BIQS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